近年来,宜宾市侨联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侨联的有力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和群团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坚持“两个并重”“两个拓展”,推动“两个建设”,织好“两张网”,构建“两项机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侨胞,全面履行服务经济发展、依法维护侨益、拓展海外联谊、积极参政议政、弘扬中华文化、参与社会建设职能,深化侨联改革,凝心聚力推动新时代宜宾侨联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宜宾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贡献了侨界智慧和力量。
——五年来,我们把牢政治方向,突出思想文化引领,侨界群众基础更加夯实。抓实学习,强化引领。组织归侨侨眷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领会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采取座谈会、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教育培训、网络媒体平台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共有上千人次归侨侨眷参学。大力宣传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团结引领侨界群众向上向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好侨界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党在侨界的执政基础、群众基础。举办活动,凝聚侨心。举办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宜宾市侨联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使命,承办了“亲情中华·欢聚宜宾”新春慰问演出,举办了“阅读人生,品味宜宾”宜宾侨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迎新年读书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诗歌朗诵会,“缅怀先烈赵一曼,留学报国赤子心”读书会,“三江邀明月 天涯共此时”欢度中秋喜迎国庆联谊活动,“三江生明月·天涯共宜宾”云上诗会等活动,创建“宜口同声”特色品牌活动。“宜口同声”主题活动作为宜宾唯一的纯英语活动,从2021年以来已连续举办3届,均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助力宜宾对外宣传中做出了积极贡献,被列为宜宾对外宣传的重要品牌。2020年李庄被中国侨联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称号,依托交流基地平台作用和资源优势,多次带领侨界重要人士到李庄参访。
——五年来,我们加强自身建设,推进改革创新,侨联事业实现新发展。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确立的改革目标和方向,把深化改革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市委的高度重视下,出台了《宜宾市侨联改革方案》和《宜宾市归国华侨侨眷联合会机构编制方案》,核定了6名行政编制,成立了市侨联党组,配齐配强侨联领导班子,加强了组织保障和工作力量。目前,市侨联有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1名,兼职副主席2名,委员25名,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12名(原侨联主席已于上月提拔为市政协副主席)。全面完成县区侨联机构组建和换届工作,落实了专兼职人员和经费,为做好基层侨务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按照中省关于群团改革相关文件精神,深化基层侨联改革,将基层侨联组织建设纳入市委对县(区)委目标考核。目前全市10个县(区)侨联组织、侨胞之家已实现全覆盖,新增编制25个,侨联工作经费从每年10万元增加到80万元。
——五年来,我们服务中心大局,彰显侨界作用,助力宜宾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我们始终把牵线搭桥、开展招商引资引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借力中、省高规格涉侨活动平台宣介宜宾。利用中省侨联提供的资源和平台积极邀请、接待侨商来宜开展商务合作和投资考察50余批次。在2023“一带一路”华商峰会上推介宜宾7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这些系列活动全面提升了宜宾国际形象,达到了“广交朋友、推进合作、实现共赢”的目的。深度参与我市重大活动。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宜宾市服务业发展大会、宜宾国际名酒节展现了侨界担当。经市侨联牵线搭桥,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北美医学专家团的四次医学学术交流以及“宜宾国际生命科学论坛”等活动得以成功举办。助力产学研融合。积极推进“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校友会”工作机制,市侨联与四川大学侨联签订了《合作协议》,并成立了四川大学侨联专家工作站(宜宾站),定期组织开展四川大学侨联专家工作站宜宾分站产学研对接活动。与清华大学校友会(宜宾分会)签订了《合作协议》,与华侨大学校友会等多个高校校友会开展友好合作。防控疫情守望相助。新冠疫情发生后,我市侨界积极行动,主动参与抗击疫情工作。充分发挥海外联络优势,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协助党委政府采购防疫物资32万余件支援防疫一线。我市共接受海外侨团及侨领捐赠抗疫物资医用口罩、手套、防护服等63000多件(套)。
——五年来,我们加强联络联谊,画好最大同心圆,侨界“朋友圈”进一步扩大。省侨联2021年全省海外联谊工作专题培训班,来自21个市(州)及县(市、区)侨联专职主席(党组书记)或专职副主席,以及部分四川省侨联机关干部共8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班。2023年成功承办中国侨联的“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来自加拿大、西班牙、希腊的35名华裔青少年及领队老师来宜交流。成功承办美国加州硅谷“侨智精英四川行”活动,21名美国硅谷企业家代表来宜参访。积极探索“基层侨联+海外华人华侨社团”互动模式。加拿大华商联合会、西班牙华侨华人社团、美国加州硅谷企业家代表团队等30多个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先后来宜参访,就加强沟通、增进友谊、促进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灵活方式开展友好交流,先后与意大利米兰浙江华侨华人联合会、菲律宾和平发展促进会、菲律宾侨星志愿者服务团、西班牙侨商总会开展线上联络联谊。加大了与海外特别是宜宾籍知名专家、学者、华商的联谊联络,鼓励和协助海外侨团、侨胞到我市开展讲学、联谊、恳亲、商贸、慈善等活动,壮大了海外华侨华人骨干队伍。几年来,我们共接待来宜探亲访友、观光旅游、考察交流的华侨、华人800余人次。以联络促情谊,最大限度把侨界群众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作用发挥出来。
——五年来,我们依法为侨服务,维护归侨侨眷权益,参政议政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侨法)等侨务法律法规活动,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召开学习宣传贯彻侨法座谈会15次,印制散发宣传资料5000余份,举办有奖知识竞赛10次。加强检侨协作,依法保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合法权益,协同市检察院制定并印发了《宜宾市“检侨协作”实施意见(试行)》,建立检察机关和侨联组织联席会议制度、工作通报机制、案件挂牌督办机制、案件会商机制等工作机制,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合法权益。积极协助市人大开展侨法执法调研活动,帮助解决侨法执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我市贯彻实施侨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反映侨情民意,积极参政议政。各级侨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深入基层,收集了解社情民意,就侨界普遍关心的政治权益、发展权益、财产权益、教育权益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议案、提案和建议50余件,支持侨联作为一级人民团体切实发挥政治功能。真情帮扶解困,落实侨务政策。我市侨联坚持“深入实际知侨情,依法护侨有感情,热心为侨办事情”的宗旨,认真为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服务。成立宜宾市为侨法律服务站,为广大归侨侨眷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提升为侨服务实效。走访、看望、慰问归侨侨眷400余人次,共发放慰问金4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