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桥梁纽带,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五年来,资阳市侨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务实重行的工作作风,凝侨心、聚侨智、汇侨力,侨联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五年来,在资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全体侨联干部和侨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市侨联工作成效显著——资阳市侨联被省侨联和省人社厅联合表彰为四川省侨联系统先进集体、资阳市雁江区向阳社区“侨胞之家”被省侨联评为全省“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乐至县陈毅故里被中国侨联确定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2人次被中国侨联表彰为“先进个人”,5人次被省人社厅、省侨联联合表彰为“先进个人”。
举旗定向,画好侨界最大同心圆
五年来,资阳市侨联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团结引领侨界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先后持续举办开展“侨心向党·喜迎二十大”“侨心向党·奋进新征程”等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学习会,“理响资阳·团结奋斗向未来”音乐思政课、“庆五一、颂党恩”等各类宣讲、培训活动,抓实侨界理论武装和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引导侨界群众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上来。资阳市侨联还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建党10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侨界干部群众开展“同心传承红色基因”等系列主题活动,宣讲党史侨史,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面向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集中展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资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积极成就、侨胞的重大贡献,不断传递正能量,增强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画好侨界最大同心圆。
服务发展,展现侨联使命担当
五年来,资阳市侨联主动作为,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平台”、海内海外“两种资源”优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奋力助推资阳高质量发展。
秉承大侨务工作理念,积极开展区域合作。一是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先后与重庆市大足区、潼南区侨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石刻艺术调研、业务培训、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在信息共享、活动联办、交流互访等方面积极作为、互通有无,助力资阳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二是助推成资同城化加快突破。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地侨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了“成德眉资侨联共促同城化发展协作联盟”,各县(区)侨联分别与成德眉9个县级侨联签订友好合作协议,积极组织参与“中国(成都)侨界菁英创新创业”发展大会、“创业中华·海归蓉漂”高峰论坛等活动,助力成德眉资同城化全面提速。
发挥独特资源优势,助推社会经济发展。资阳市侨联积极参加“一带一路”华商峰会、粤港澳大湾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接交流论坛、中国(成都)侨界菁英创新创业发展大会,帮助精工机械、禾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侨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求合作谋发展,为引资项目牵线搭桥,向海内外推介资阳市主导产业和重点投资项目。先后承办了“第二届世界川菜大会”、三届“一带一路华商峰会侨商资阳行”,协办“第二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商会合作峰会”、两届“侨见双城 新侨面对面”,协办“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大会”“知名侨商四川行”等活动,促成20余个合作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近100亿元。先后邀请泰国御助商业公会等重点侨界人士代表团共8批次200余人来资考察交流。主动承办“海峡两岸记者川渝行”和“追梦中华·侨瞧同城化”海外华文媒体资阳行专访活动,邀请50余家海内外知名媒体来资宣传报道,在央媒和海外华文媒体发表相关报道200余篇。海外宣传和侨务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分别获得时任省委常委田向利、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洪波和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关爱护侨,厚植为侨服务情怀
过去五年,资阳市侨联坚持“以侨为本为侨服务”的原则,强化关爱服务,依法维护侨益,不断提升为侨服务能力水平。一是创新为侨服务制度。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侨胞侨眷关心关爱工作的意见》,切实维护涉侨权益,为资阳市爱侨护侨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持续开展“走基层送温暖”。争取省侨联华侨公益基金会帮扶资金10万余元,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走访重点及困难归侨侨眷50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品)20余万元。开展“与爱‘童’行”“关爱侨界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留守儿童、空巢老人200余人次,发放帮扶用品4万余元。为革命老区安岳县4名优秀贫困大学生争取中国侨商联合会慈善助学金3万元。为全市220名困难学生发放“侨爱暖心包”,在风雪中给他们送去侨联组织的关怀与温暖。送医下基层,组织侨爱心免费体检和健康义诊20余场,服务归侨侨眷和社区群众1000余名。三是深入开展维权助侨活动。参与制定了资阳市“十百千维权护航”行动实施方案,出台《资阳市侨联助推经济发展七条措施》,建立资阳市为侨法律服务站4个,与市法院系统建立“法院+侨联”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与市检察院联合建立了“检侨合作”常态化联络机制,依法维护侨企和侨界群众的正当权益。积极开展为侨服务大走访,深入基层实地调研,防范化解侨界风险隐患,建立为侨服务问题清单,为精工机械、云泊酒店等侨企协调化解生产经营难题,妥善协调解决侨界信访纠纷20余起,获得侨界群众好评。四是倾力助侨抗击疫情。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资阳市侨联一方面身先士卒,引领侨界群众积极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一方面积极联系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广大华侨华人爱心人士,积极主动为抗灾防疫恢复生产、奉献爱心。墨西哥华侨邓钦文、美籍华人姚杰博士、美籍华人庞鸿雁等侨界友人积极筹措抗疫物资支援祖(籍)国抗击疫情。先后争取到加拿大四川同乡总会、菲律宾中华侨台体育联合会等海外侨团捐赠价值60多万元的防疫物资;海外疫情爆发后,资阳市侨联先后通过互联网向海外侨胞发送《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海外中国公民、出入境人员、外国人相关疫情防控措施》、《全球海外侨胞免费在线问医专区》、《中英文中医防疫经验分享》等防疫信息,向资阳市海外侨胞和留学人员发放“侨爱心防疫包”,把防护用品寄送到海外同胞的手中,把党和国家对海外同胞的关心送到了他们的心中,赢得了海外侨胞的积极反响。疫情中资阳市侨联实地走访全市侨资侨属企业,了解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协助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和有关问题,争取贷款1800万元帮助侨企复工,有力地支持资阳市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
涵养资源 联络联谊促交流
五年来,资阳市侨联积极涵养侨务资源,坚持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以地缘、血缘、业缘为基础,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加强联络联谊。与越柬寮华人团体联合会、加拿大四川同乡总会、菲律宾中华侨台体育联合会等海外侨团建立了友好联络,以西博会、海科会、“一带一路”华商峰会等涉侨会展为平台,开辟了与“一带一路”国家侨胞的交流合作渠道,进一步夯实海外工作基础。先后邀请美国中餐学会、波兰中国侨商联合会、泰国御助商业公会等海外侨团组织、侨胞侨领10余批次近300人次走进资阳,进一步扩大对外联谊的覆盖面,厚植友好力量。建立侨界代表人士联系制度,将侨界代表人士和归国留学人员代表人士纳入市委领导联谊交友对象范畴,深化交流、联络情谊。五年间看望慰问侨界代表人士50余人次,向海外侨团、侨领发送贺电贺信和节日问候、祝福信息等100余条,形成线上线下互动、海内海外联动的生动局面。
改革创新,夯实侨联基层基础
五年来,资阳市侨联以强“三性”、去“四化”为目标,坚决落实侨联改革任务要求,把侨联党的建设纳入了全市党建工作总体格局,用党建引领侨联工作高质量开展。成立了市侨联党组,增设兼职副主席1名,增加编制、增配人员,充实了工作力量。顺利完成市侨联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侨联领导集体。市侨联依托市县乡镇社区三级侨联服务网络,认真开展侨情调查工作,进一步摸清侨界底数、梳理侨情资源信息,积极创建侨情数据库,充分收集海外高端人才的信息,强化人才资源整合,打造“精细版”的侨情信息“智慧之库”。积极落实侨联“五有”,实现了全市县级侨联组织和县级“侨胞之家”全覆盖,建立了市县两级侨界志愿者服务队,成功申报乐至陈毅故里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高校侨联建设顺利推进,进一步夯实了侨联基层组织基础。不待扬鞭自奋蹄,市侨联不断加强干部队伍思想理论武装和业务能力提升,采取以会代训、线上线下集中培训、自我学习等方式,扎实提升了资阳市侨联干部队伍的工作科学化水平。
回眸过去,资阳市侨联坚持守正创新,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开创了侨联工作新局面,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展望未来,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资阳市侨联将不断团结引领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贡献侨界力量。